川普政府近日宣布的一項全面性關稅政策,猶如一顆重磅炸彈震撼全球貿易網絡,讓貨主、貨代及製造商措手不及,被迫即時調整策略。這項新政策包括對幾乎所有美國進口商品加徵 10% 的基本關稅,並針對特定國家施加更高的稅率——最高甚至達 46%——許多業內人士將此情勢比喻為 COVID-19 疫情初期的混亂局面。
第一波關稅於 4 月 5 日實施,針對特定國家的第二階段將於 4 月 9日上線。一些美國進口商急忙加快出貨或轉換運輸方式,以在新一期關稅生效前完成進口;另一些則押注川普可能臨時改變政策,選擇將貨物滯留於亞洲倉庫。
一位貨運代理表示:「有些客戶甚至完全停止出貨,他們選擇將商品儲存在亞洲或改採空運、批次出貨的方式,而非以往的連續性運輸模式。」從整櫃轉為拼箱、緊急安排空運、甚至重新協商交貨條款以規避關稅責任,進口商正設法在混亂中找出最合適的應對方案。
這次被波及的不僅是中國,原本被視為替代生產地的越南,如今也被課徵 46% 的高額關稅。儘管政府聲稱此舉是為了振興美國製造業,實際上許多產業早已感受到壓力。根據 S & P Global 的採購經理人指數,3 月北美製造業產出出現兩年來最大幅度的下滑。Century Supply Chain Solutions 技術長 Jim McCullen 表示:「現在的挑戰不只是物流,而是風險管理、規劃與結構性調整的總和。」
研究顯示,成品消費品將受到最大衝擊。以下類別的關稅大幅上調:
即使未列入初期清單的商品,如銅、半導體與藥品,也可能在未來關稅審查後面臨約 25% 的關稅。根據估計,以 2024 年的進口量為基準,美國進口商每年將額外負擔約 4,580 億美元的成本。
在洛杉磯,有貨運代理指出雖未見大量新增訂單,但既有的出貨正積極確保準時發貨。不過整體而言市場充滿不確定性。部分業者擔憂美國海關是否具備足夠的能力與科技基礎建設來執行這項政策。FreightRight 執行長 Robert 表示:「之前的鋁關稅已經讓系統混亂,這次更全面、更複雜,肯定會帶來更大的影響。」
由於政策變化迅速,企業不得不從季度規劃轉向每日決策,物流業界普遍認為這將是一場即時決策能力的測試。一位物流高層指出這將是檢驗企業能否根據即時資訊做出策略調整的最佳實例。在新的貿易地圖尚未清晰之前,可以確定的是:穩定且可預測的全球供應鏈時代,可能已經走入歷史。
資料來源:https://www.joc.com/article/new-us-tariffs-forcing-shippers-to-recalculate-supply-chains-on-the-fly-5976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