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美空運市場出現劇烈變化。由於農曆新年後的淡季效應,加上美國對低值貨物(deminimis)政策的調整,來自中國的空運運費大幅下跌。根據市場數據,2月份上海至美國的即期空運價格較1月下降了29%。
美國的低值免稅(deminimis)政策允許每個進口包裹在800美元以下可免關稅進入美國。然而,特朗普政府於2月短暫取消這一優惠,導致大量貨物積壓,尤其是在芝加哥機場,短短三天內就有超過150萬件包裹滯留,全美更有500至700萬件貨物受影響。
儘管美國政府後來恢復低值免稅規則,但此舉已對市場信心造成衝擊。許多電商企業開始重新評估物流策略,一些商家甚至暫停包機訂單,以觀察市場走勢。
Dimerco Express Group的全球銷售與行銷副總裁KathyLiu指出,自1月20日以來,空運市場需求明顯下滑,電商平台取消了部分包機計畫。她認為,儘管電商市場不會消失,但供應鏈模式將從直接面向消費者(B2C)轉向更傳統的倉儲履約模式,這將促使更多貨物轉向海運。
根據Xeneta的預測,2025年全球空運市場仍有4%至6%的成長空間,但美中貿易關係的不確定性為市場前景蒙上陰影。此外,貨機產能有限與飛機生產延誤可能進一步限制市場供應。
CargoFacts分析認為,短期內貿易政策的變動可能抑制需求,而長期來看,供應鏈的結構性挑戰將持續存在。市場參與者必須密切關注政策動態,並靈活調整物流策略,以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隨著全球貿易環境的不斷變化,空運市場的挑戰與機遇並存。企業如何適應政策變動、優化供應鏈,將是未來競爭的關鍵。
資料來源: https://www.joc.com/article/air-cargo-rates-tumble-as-market-adjusts-to-looming-de-minimis-changes-5959227